3月20日上午,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走进公共管理学院,为全体辅导员定制“构建和谐宿舍,赋能成长之路”专题心理培训。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毕晓平带队参与,开启了一场"宿舍管理赋能之旅"。

活动中,李晓晓老师从当前大学生宿舍矛盾的常见问题入手,深入剖析了宿舍矛盾产生的原因。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案例,详细讲解了缓解宿舍矛盾的方法。
李晓晓老师以"宿舍关系的N种打开方式"为切入点,通过大数据分析展示当前高校宿舍矛盾的三大高发区:作息冲突(占比62%)、卫生纠纷(28%)、价值观差异(10%)。她特别指出“00后”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给宿舍管理带来的新挑战,结合典型案例深度解析矛盾演化的“导火索-爆发期-修复期”三阶段特征。她建议,辅导员在应对宿舍矛盾时,应坚持“预防为主”的原则,帮助学生提前制定“宿舍公约”,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。同时,辅导员要注重倾听学生的诉求,引导学生理性表达情绪,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
在“实战演练工作坊”环节,钱路平老师针对辅导员提出的“如何处理冷暴力宿舍”问题,现场演示积极倾听-需求重构-资源链接"的干预流程。成永新老师则分享了"宿舍心灵护航员"培养计划,建立早期预警网络。
参训辅导员们纷纷表示:这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干货,特别是“宿舍公约”的可视化管理工具,让我们找到了破解管理难题的金钥匙。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建立“一院一策”定制化服务机制,后续将针对不同学院特点,陆续开展“新生适应工作坊”、“就业心理辅导实务”等专项培训,构建“预防-干预-发展”三位一体的心理育人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