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1日上午,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走进刑事司法学院,以“点亮心灵灯塔 共筑和谐校园”为主题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定制服务。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李晓晓结合多年工作经验,系统梳理了大学生在生涯规划、人际关系、情绪管理三大领域的典型心理问题,并针对性的提出“认知探索—目标拆解—行动支持”三级引导体系、“情绪表达训练”、“识别—接纳—调节”三步法等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。李晓晓特别指出,辅导员需在日常工作中敏锐捕捉学生情绪信号,通过谈心谈话、主题班会等途径,将心理关怀融入思政教育场景,让心理关怀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。
辅导员工作兼具“复杂性”与“长期性”,易产生情绪耗竭,需要加强自我关怀。李晓晓通过“正念减压”练习的互动环节引导辅导员正视职业压力,将心理健康纳入职业发展规划,在育人中实现双向赋能。
此次心理定制服务不仅丰富了辅导员的工作实践,也强化了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聚焦师生需求,深化党建引领下的服务内容与形式,真正落实“爱生学工”育人初心。